找到相关内容120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思所成地体义伽他经论对照(上篇)[1]

    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思所成地体义伽他经论对照(上篇)[1]   陈琼璀   目录与前言   刊登于志莲文化集刊 第二期   出版日期︰2006年7月第一版   ISBN 978-962-7714-25-5   陈琼璀编(志莲净苑文化部副研究员)   目录   第一颂:恶   于身、语、意诸所有,一切世间恶莫作;   由念、正知离诸欲,勿亲能引无义苦。   第二颂:说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278953.html
  • 写经和敦煌学

    临字约二百,结束时有日期、签名,有的还有老师的评语,其认真程度可想而知。S.1478背面的习字,达四十八行,习字书迹,有的有范字,有的无范字。学生一般都是将同一个字临写数遍至十几遍。而他们的将来,就是...

    刘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579214.html
  •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宗教

    人口若要借贷都司仓的麦粟,都得具状给都僧统(或都教授),说明借贷的原因、数量、归还日期,“伏望商量,请垂处分”。都僧统(或都教授)酌情批示后,管仓人才依处分支给。可见都僧统(都或教授)对都司仓的财物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479250.html
  • 刘运好:慧远大师行迹考

    壬子五月一日,共立此台,拟像本山,因即以寄诚。”明确记其创作日期。谢灵运亦作有《佛影铭》(并序),文载《全宋文》卷三十三。《高僧传》慧远本传曰:“陈郡谢灵运负才傲俗,少所推崇,及一相见,肃然心服。” 是年,灵运...

    刘运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4279422.html
  • 显通寺建筑与塑像

    居士在民国元年(1912)七月二十二日至五台山显通寺参观时,也把这尊圣像当成了“干钵观音像”,殊不知这尊干钵文殊圣像是根据唐建中元年(780)四月十五日至五月五日期间,新罗僧人慧超在五台山乾元菩提寺整理...

    树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0580053.html
  • 阿旃陀·巴米扬·吐鲁番与敦煌间的文化联系

    统治了相当长时间这一因素来解释。   有幸的是,部分敦煌的作品署有明确的日期,这便为那些没有署明日期的作品从施主的服饰上提供了断代的线索。另外一条断代的依据是壁画所使用的颜料。   至于绢画的质量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2480503.html
  • 藏学重要文献史料述评

    这些传记虽对政治方面的内容记载不多,一般属于宗教记事,包括喇嘛自身及接见内地使者、官员和蒙古王公等活动,但记录日期准确,仍不失为西藏史研究的宝贵资料。现列举其中重要的或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传记著作如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2580505.html
  • 龙门石窟古阳洞开凿的年代(上)

    日期间,我和作家井上靖、东洋史学家生江义男一起应邀参加了“话说敦煌的魅力”座谈会(《世界》1980 年一月号刊载) ,大家畅谈了一番。此后,便把常所长所说的前汉武帝以来华戎所交之地敦煌作为起点,考察了...

    上原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580768.html
  • 战后台湾佛教史料的查找与运用

    (3)《广化律师亲笔日记》,全书分上、下卷,上卷是广化法师未出家前的记录(1945-1955),下卷则是记述退伍、出家后至掩关南投为止(1956-1973)。(注21)日记中虽然有部分日期下笔仅寥寥数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880961.html
  • 殖民初期日僧来台转赴福建的活动

    帝国政府虽希望清政府正式答复,然为清国计,不特别指定答复之日期。并曰:帝国政府提出上述要求之另外理由,不仅为保障中国版图之完整,并且可保全日本国之新领土(台湾)。  训令日本驻北京大使向清廷提出福建“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980963.html